中鐵十二局參建的津興城際鐵路二期工程正式通車運營
太原訊(鞠軒)12月28日,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參建的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鐵路二期工程正式通車運營,至此,天津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實現30分鐘內通達。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绷暯娇倳浽浴盎ā睘橛?,形象地闡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關系。津興城際鐵路便是一條系在這朵“花”上的金絲帶,將京津冀地區緊密聯系在一起,進一步促進了區域內互聯互通與人員往來。
津興城際鐵路全長100.79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是連接天津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北京市區的重要通道。線路東起天津西站,西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站,全線設6座車站。其中,天津西站至勝芳站利用既有津保鐵路;勝芳至固安東段為一期工程,固安東至京冀省界段為二期工程,京冀省界至大興機場站利用在建懷興城際。津興城際鐵路一期工程已于2023年12月18日通車。
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承擔的津興鐵路二期一標集隧道、路基、道床、鋪軌、四電工程為一體,主要施工任務包括新建段線路、與京雄城際同步實施工程(軌道、四電)兩部分,新建線路包括2513米的榆安3號隧道和502米的路基U型槽,其中榆安3號隧道盾構施工段長2080米,是津興鐵路全線唯一一座盾構隧道、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其應用的“興安號”盾構機開挖直徑達12.72米,是迄今為止京津冀地區應用的最大土壓平衡盾構機。
堅持創新驅動,針對下穿永定河段地表覆蓋層淺、地層變動大、穿越南北大堤沉降控制嚴等特點,建設者采用輻條式大開口率刀盤提高掘進效率,創新設置并聯雙螺旋機結構提高出土能力,全方位設計協同物料運輸系統,創造最高日掘進26米,最高月掘進520米的紀錄,為國產同類型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掘速度之最。
強化信息支撐,賦能智慧建造。施工中,建設者建立了智能化管控平臺,通過關聯視頻監控、地質監測系統,實現數據標準化采集、可視化展示、專業化分析、系統化推送;建立的大數據分析模型庫,可精準控制土倉壓力。此外,他們還開展有限元分析及BIM施工深化設計,應用BIM三維可視化技術交底,形成的基于BIM技術隧道洞口裝配式雨棚施工工法,為全路首創。
突出安質管理,引深學習培訓。為保障盾構作業安全推進,項目團隊為作業人員配備了安全控制提示卡和管控要點流程卡,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及結構一次成型;創新應用管片預埋槽道技術,打造內實外美樣板工程,全面提升全套集成裝配式建造水平;狠抓精細管控,盾構機穿越永定河南北大堤施工沉降控制在10毫米以內,遠低于施工設計要求。
津興鐵路是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京津冀城際鐵路網——京津發展軸上的重要線路,也是推動“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的重要舉措,建成后將優化完善京津冀地區鐵路網布局,進一步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化和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